余晖1 *,喻自凤 2,王元 3,陈佩燕 4,王少华 5,方平治 6,
汤胜茗 7,敖翔宇 8,李田田 9,薛文博 10,叶庚姣 11,张乐川 12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代表性成果1:台风大风风圈预报、过程极值大风概率预报算法及业务应用
现有数值天气预报和集合预报业务系统普遍存在因分辨率不足而产生的台风大风预报精细程度不足、准确率低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项目首次将计算高效又保证精度的高分辨率台风参数化风场模型与台风路径和强度的主观预报、集合预报相结合,发展了台风大风风圈预报算法以及过程极值大风概率预报算法,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率的不同等级台风大风袭击概率预报系统。相关成果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已在中央气象台业务运行1年。2023年9月作为国际示范应用平台“无缝隙热带气旋信息平台-基于影响的预报系统(STI-IBF)”的重要组件参加了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发明专利,热带气旋过程极值风速概率预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陈佩燕,余晖,202210642853.X. 申请日2022-06-08,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授权。
中国发明专利,基于主观路径强度预报和参数化风场模型的热带气旋大风风圈预报方法,陈佩燕,余晖,2022100642840.2,2022-06-08,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授权。
代表性成果2:地面风速观测资料标准化技术
当前地面风速观测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观测场地周围地貌变化导致观测风速和标准场地风速出现系统性偏差,有必要在使用之前进行标准化处理。本项目发展了基于阵风求解粗糙长度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关键输入变量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高影响输入变量。以粗糙长度为输入变量,通过比较现有的风速标准化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给出最优模型,并优化了该最优模型的关键参数混合高度的取值。相关研究成果为城市化背景下地面风速观测资料的标准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动力学解决方案。
Zhao Mingwei, Yu Hui, Fang Pingzhi. Investigation of exposure correction models for wind speed measurements.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s, 2022, e2094. https://doi.org/ 10.1002/met.2094.
方平治,余晖,赵明伟:一种将任意观测场地的观测风速订正到标准风速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23116397867,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