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大气物理学院青年教师王红磊副教授,在朱彬教授和赵天良教授课题组的大力支持下,与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合作,对COVID-19期间我国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相关成果先后发表于国际权威SCI(E)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和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其中发表于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研究成果入选为ESI高被引论文。
COVID-19期间的居家隔离措施为深入了解人为源和气象条件对我国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王红磊副教授团队分别在全国不同气候区-长三角城市群-典型城市三种空间尺度上讨论了COVID-19期间居家隔离措施对我国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团队将中国358个城市分为8个气候区,讨论了不同气候区6种主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疫情期间,PM2.5在较冷的气候区(如东北(NEC)和西北地区(NW))下降更加明显,下降幅度可达59.0%-64.2%,而在相对比较温度的中南部(CS)和南部沿海(SC)仅分别降低了17.0%和26.0%。O3的变化则正好相反,在长三角(YR)和CS增加的幅度更大,分别增加了99.0%和99.9%,要比西北地区的O3增量高出了20%多。冬季的取暖季,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较大。PM2.5、SO2和CO在集中供暖的冷区(NEC、NW、NCP和MG)相比没有集中供暖的地区(YR、CS和SC)的变化幅度更大。气候条件对NO2的影响较小,全国不同气候区NO2的浓度下降了41.2%–57.1%。
以往我国的一些污染源管控措施多集中在某一城市或某一地区,无法完全反应人为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COVID-19期间,全国多地进行居家隔离,研究团队利用这一时机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COVID-19期间,长三角不同等级城市大气污染物均有显著降低,PM2.5、PM10、SO2、NO2和CO下降了6.6%~62.4%。城市化对城市群的污染物变化影响很大。在居家隔离期间,大城市(一线和二线)的PM、SO2、NO2和CO的降低幅度要高于中小城市(三线和四线城市),而大城市的O3增加的幅度要明显高于中小城市。研究团队还发现在COVID-19期间气溶胶来源发生较大变化,交通源浓度和占比分别比居家隔离前下降了72.9%和21.7%。在COVID-19期间燃煤源和工业源的占比显著增加,是居家隔离之前的2.9和1.7倍,但是在不同阶段下浓度差异不大。
中东部地区COVID-19期间空气质量变化
COVID-19前中后期间气溶胶来源分布